牛市集团不看涨吗? 2.5亿回购,老板减持16亿
![]()
斑马消费粉丝健牛集团完成2.5亿元股票回购。大股东立即启动近16亿元的减持计划,立即将公司股价推至谷底。近几个月来,在A股市场持续上涨的情况下,行业龙头公牛集团的股价却持续下跌。毫不奇怪,有投资者在股吧上这样评价:多头是锻炼心理和承受能力的最佳目标。但令投资者担忧的是公司的增长。今年以来,公牛集团业绩稳步增长的势头戛然而止。上半年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给投资者的心蒙上了更重的阴影。大股东拟减持16亿元,让公牛集团(603195.Sh)数万股东悬而未决。该公司股价创历史新高oric低位,已连续多个交易日下跌。 10月10日,公牛集团公告称,因自身资金需要,实际控制人之一阮学平拟通过大宗交易减持3617.18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以公告当日收盘价45.15元/股计算,阮雪平拟减持的股票市值将超过16亿元。此次减持的时间范围为2025年10月31日至2026年1月30日。目前,阮学平持有公牛集团14.13%的股份,为第三大股东,并担任公司副董事长。其弟阮利平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直接持有16.13%股份,为第二大股东。控股股东良基实业持有公牛集团53.82%股份,由阮立平与阮共同控制雪萍.通过一致行动人关系,两兄弟直接和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15.3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4.76%。这些股票是在公司首次公开募股前及上市后通过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或稀释股东且不转让过户的方式取得的。这并不是阮学平第一次大幅减持其持有的公司上市股票数量。 2020年2月6日,公牛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三年后,2023年2月6日,阮氏兄弟直接和间接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在禁售期满后挂牌流通。当年6月22日,阮学平通过上市公司披露公告称,拟通过大宗交易减持部分股票。削减已完成那年7月4日。公司以91.40元/股减持1779.19万股,减持比例2%,一次性套现16.26亿元。阮学平两次大幅减持公牛集团股票,都是出于自身资金需求。事实上,公牛集团上市后,阮氏兄弟及其关联方从未以股票质押进行债务融资。公司上市以来,累计分红已超过100亿,80%以上的分红都进了兄弟俩的腰包。工商信息显示,除公牛集团外,阮学平还投资或任职20余家公司。主要投资领域是上海的一些投资基金和一家房地产公司。作为中国插排领域的绝对龙头,资本市场在公牛集团上市后完成了回购。公司的市值多次站稳脚跟,达到千亿高位,但又不断波动,屡屡触底。尤其是2021年5月,该公司因涉嫌垄断行为被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立案调查。相关消息曝光后,两天内该公司市值蒸发超50亿元。五个月后,公牛集团的调查结果出来了。公司与销售商达成垄断协议,固定、限价,以控制产品价格。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被罚款29481万元。上市后,面对股价波动,公牛集团多次实施收购,希望维持市场对股价稳定的信心。今年6月起,ipi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并于9月18日完成。实际持股比例回购股份503.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8%。回购最高价50.62元/股,最低价47.05元/股,回购均价49.68元/股。总使用资金2.5亿元。但申购期间,公司股价不升反降,从今年6月的高点51.22元/股跌至9月的低点43.74元/股。此时如果需要继续维持股价,大股东就发布减持计划。有投资者在股票论坛上评论:牛市还没有结束,多头即将把散户撕破脸皮。这个场景似曾相识。 2022年底,公牛集团实施股票回购,斥资2.15亿元,以每股143.30元的平均价格回购150.18万股股票,刺激公司股价进入上升通道。但没有不久之后,阮学平大幅减持,扰乱了股价上涨的势头。增长势头停止了。浙江省慈溪市是中国赛艇名镇。布尔出生于此,并以赛艇运动为起点。 1995年,阮利平创立公牛品牌,进入插排行业时,面临着进口产品价格高、国产品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市场状况,存在很大的用电安全隐患。阮丽萍看到了市场的机会。公牛把质量和安全放在第一位,逐步确立了市场地位。到2001年,公牛已成为国内市场最大的插排品牌。作为公司的“首席设计师”,阮丽萍于1998年在行业首创了按钮开关条,这一经典设计被同行广泛采用,并延续至今。经过30年的积累,公牛已成为中国知名品牌。苏尔通过创业者,建立了覆盖全国城乡的线下销售网络和超过110万个终端网点。通过线上渠道,公司的转换器、墙壁开关插座等产品也位居天猫bgo第一。以插件为起点,公牛集团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拓展业务。 2007年,公司涉足墙壁开关,抓住了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的红利; 2014年开始涉足照明及商业延伸,再次抓住家装升级趋势; 2021年开始,将围绕充电桩布局新能源业务。如今,公司已形成电气连接、智能电气照明、新能源三大主营业务板块。多业务布局推动了公司业绩的快速提升。 2019年营业利润超首次减百亿,到2024年将达到168.3亿元。同期,库姆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从23.04亿元增至42.72亿元,体现高增长。然而,该公司稳健的增长势头在今年戛然而止。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60%,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下降8.0%,是近五年来唯一出现两位数业绩下滑。尤其是第二季度,营收和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7.37%和17.16%。如此大的单季度降幅,在历史同期中从未出现过。今年上半年,作为业务主体的电力连接和智能电照明业务均出现下滑,分别实现营收36.62亿元和40.9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5.37%和2.78%。仅新能源业务同比增长33.52%,但3.86亿元的营收规模不足以支撑公司主营市场。更重要的是,与去年同期120.22%的增长相比,该业务的增速明显下降。相比短期股价波动,公司的成长性更值得投资者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