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立正
![]()
作者 |编辑赵志|有趣的是,据《1818黄金眼》报道,来自浙江金华的余先生购买了一部小米Yu7pro。使用过程中,他发现驾驶座正下方有一个硬块。店员随后从底部取出一个小物体。他想知道那是什么,但工作人员并没有直接回答。余先生说:“金华小米售后服务总负责人口头告诉我,这是我们工厂的疏忽。”对于这一回应,余先生并未接受。他希望得到更官方的解释,说明这个部件是什么、为什么它出现在汽车上以及它发生在生产线的哪个部分。随后,相关工作人员通过短信回复媒体称,店内已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车辆功能一切正常。图片来源:微博截图。目前,小米汽车尚未对未知外事正式公开回应。近日,小米汽车发生了许多事故。 2025年3月29日深夜,一架NOA协助的SU7在安徽省铜陵市高速公路施工路段撞上护栏并发生爆炸。三名大学生被困车内身亡。家属大喊“门锁了,救援无路可走”。事件发生后,小米客服回应称,车辆配备了“紧急机械把手”,即使在断电的情况下也可以手动打开车门。它还说,当安全气囊展开时,系统将关闭自动解锁信号。不过,这一回应并未能彻底消除外界对于“车门为何锁不上”的质疑。 4月1日中午,小米官方微博透露了事故的部分细节。 4月1日22点19分,雷军针对小米车祸事件正式发布文件,表示小米团队立即成立了专责小组。等人于30日赶赴现场。 31日,他配合警方获取并提交了属于小米的车辆数据。截至目前,官方对该事件的调查尚未公布结论。 10月13日凌晨3点16分左右,四川省成都市天府大道仁寿石路段发生一起涉及小米Su7的特大交通事故。驾驶座有人被困,不少路人参与救援。他们徒手或用工具打破了车窗。但由于门打不开且火势凶猛,救援未能成功。消防人员赶到现场灭火后,用工具切割车体才将其救活,但司机不幸身亡。很多网友询问“为什么车门打不开”。对此,小米汽车客服回应称,如果车辆断电且车门被锁住,可以尝试在下方找到紧急解锁。车辆。 “车辆配备了机械手柄,即使断电也能打开。”短短四天时间,关于武汉SU7失控事件的报道迅速充斥屏幕。 10月17日早上7点左右,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大道早高峰期间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涉案车辆为小米Su7。失去控制后,撞上了道路护栏。左前轮与车身完全脱离,滚出十几米远。断轴痕迹清晰可见。没有人被杀。对于此事,武汉小米4S店回应称“未收到相关信息”,而官方客服则以“以实际情况为准”为由,没有给出明确解释。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小米汽车今年引发更多争议。 2025年初,选装“碳纤维双风道前售价4.2万元的小米Su7 Ultra车型中的“舱门”引起了车主们的关注。一些购买该配置的车主拆解汽车后发现,所谓的“双风道”只是在前舱盖上钻了两个孔,孔内并没有其他支撑结构。对此,小米汽车客服当时回应称“此次调整的目的是为了减轻重量。”这一回应是 与宣传中强调的“高性能防暑、提高行车安全”不符。 9月19日,小米汽车宣布召回11.7万辆SU7汽车。该公司官方表示,本次召回旨在进一步提高辅助驾驶功能的可靠性。虽然本次升级不需要物理更换任何部件,但仍按照召回程序进行管理和备案。据此前媒体报道,自 发布会上,小米Su7系列已经交付量超过10万辆,今年9月交付量突破4万辆,创下新能源车企新的增长纪录。眼下市场的亮眼成绩让小米汽车被誉为行业“黑马”,印证了其在产品定位和市场渗透方面的成功。但现在,小米汽车却受到了密切关注。这背后隐藏着汽车行业的特殊性。汽车工业的主要基础是对生命的绝对尊重。要求“零缺陷、长周期、充分验证”。一款车型在投放市场之前必须经过各种耐用性和可靠性测试。在这里,“试错”的代价并不是用户体验上的一些缺陷,而可能是不可还原的生命代价。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小米车祸引发舆论热议的原因,离不开小米自身的品牌知名度、雷军的个人IP影响力以及小米自身的品牌影响力。新能源汽车的争议性。总而言之,面对诸多争议,小米汽车该如何平衡性能提升和安全承诺、重建消费者信任似乎成了比销量增长更紧迫的命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