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menu

新闻中心

五年产值增五倍,订单预定2027年,皇岗打造绿色

黄冈市黄州赤壁右岸江堤上,湖北合创重工有限公司造船厂内,已建造多艘新能源船舶。 11月16日,黄冈市黄州赤壁右岸,湖北合创重工有限公司船厂内,十几台龙门吊一字排开,40多艘万吨级新能源船舶一字排开。一束束拱形灯装饰着正在建造的船只。苏轼曾经划船的地方可同时建造80艘新能源船舶,年生产能力达300多艘,引领华中地区绿色智能船舶赛道。订单激增,产量翻倍。 “‘十四五’期间,湖北合创重工借助长江经济带和绿色智能船舶政策,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湖北合创重工执行董事王灵利表示,2021年至2025年,公司的产值从5.7亿元增加到30亿元,五年增长近五倍;订单量从不到5亿元跃升至60亿元,新能源船舶价值超过90%,计划于2027年投产。“期间,共有14艘LNG、甲醇、电池动力船舶工厂。湖北合创重工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2亿元,持有湖北省一类造船资质。主要建造江边新能源智能船舶和高端船舶。”增值出口船舶(液化天然气、沥青船、特种矿井船、化学品罐车、重型船舶)是国内产品领先的重型船舶及重工装备供应商,2025年,湖北合创重工已获得多项大型订单,累计产值超过18亿元。造船,迈向“绿色”“首先,船体分段建造,焊工将切割好的钢材焊接成整体,然后像‘搭积木’一样精确连接组装。”在分段施工车间,合创重工安全总监王胜说。绿色动力船舶年产能增至200万载重吨;此次与武汉理工大学、华科等共建研发中心,灵活引进领先科研团队。公司聚焦“工业机器人智能焊接”和“绿色燃料集成系统”两大关键技术,攻克甲醇安全储存、双燃料转化等关键技术。实施专利31项、高层次人才40人,钢材利用率从83%提高到98%,船舶建造周期缩短30%。黄州区密切关注湖北省部署升级省高端装备制造业,抢占绿色智能船舶制造新赛道。以合创重工等龙头企业为主要支撑,努力突破造船关键制造技术,做大做强绿色造船产业。以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为引领,推动船舶设计、制造、修理、拆解全产业链绿色转型,努力发展全省江河绿色智慧。船舶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合创重工落户黄州后,黄州区共提供工业用地2000公顷、海岸线1500米;黄州区科经局有专门团队进驻工厂帮忙,审批时间缩短60%;专项行动“我如“为企”带动新增船舶能源订单83份,价值18亿元;省市联合提供外贸担保、订单融资等多种金融支持。“十四五”期间,和创重工从传统的内陆船厂成长为华中地区最大、位居全国前列的绿色智能船舶出口基地,为“十五五”产值突破数十亿元奠定了坚实基础。王灵利表示,目前,公司正着力推进绿色智能船舶、海工模块、氢能装备三大项目升级,加大科研投入,建设数字化焊接中心,克服高端不锈钢焊接技术的“卡脖子”环节;深耕长江、运河、海工船舶市场,推出新的LNG动力和电池船型;紧随“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中东业主建立联合设计中心,让“黄冈制造”走向世界。 (文/图摘自湖北日报客户端黄州频道作者尹宏伟)